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帕金森病伴特发性震颤1家系报告

    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是CNS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的特发性震颤患病率为4.6%[1],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6%[2]。研究[3,4]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特发性震颤人群中帕金森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杲利华;徐秀芹;郭宗君 刊期: 2015- 02

  •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告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PA),首先由Churg和Strauss于1951年报道,是一种以哮喘、嗜酸粒细胞增多、嗜酸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故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本病为罕见病,临床表现多样,在没有出现器质性损伤之前,多仅表现为单纯性哮喘症状,因而极易误诊。现报道1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病的AGPA如下。......

    作者:石国美;周俊山 刊期: 2015- 02

  • 以TIA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延迟诊治1例报告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以TIA为首发症状者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以TIA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如下。1病例男,35岁。因“发作性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力弱4个月,反应迟钝3.5个月”于2014年2月13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眼视物不清、言语不能伴右侧肢体力弱,持续1h完全缓解。于当地住院,头MRA未见明显异常,头MRI示双侧外侧裂增宽,诊断为TIA,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

    作者:石艳超;宋海庆 刊期: 2015- 02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偏头痛的影响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有明显家族聚集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发作时伴有较多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心率加快、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面色苍白等。部分头痛发作前常有视物模糊、畏光、偏盲、半侧面部和肢体麻木等先兆表现,持续数分钟或长达半小时。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病因也较为复杂,涉及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多重因素,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多基因多因素疾病,其分子......

    作者:邹撰;欧阳颖 刊期: 2015- 02

  • Alzheimer's病CSF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Alzheimer's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病理特征表现为脑神经细胞外的神经炎性斑(NP)和脑神经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AD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国内研究的重点疾病。但是临床诊断的AD患者大多已处于中晚期,现有的治疗手段均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因此学者们更关注AD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近年来......

    作者:尹长林;陈巨罗;汪凯 刊期: 2015- 02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EGFR)自被发现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已被较为全面的了解。目前临床常见的EGFR抑制剂(如西妥西单抗?、易瑞沙?等)主要被作为抗癌药物使用。但在2005年美国科学家Koprivica等[1]发现小分子EGFR抑制剂可以促进视神经损伤后节细胞轴突再生以后,EGFR抑制剂被逐步纳入到CNS损伤后的研究中,其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神经损伤的新药物。......

    作者:杨军;廖承德;李勤勍;丁莹莹 刊期: 2015- 02

  • 逆向轴突运输障碍与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特异性损害运动神经细胞。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肌肉无力、强直以及萎缩,自然病程约2~5年。大部分患者为散发病例,10%的患者属于家族遗传性。迄今为止还没有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有效方法。ALS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神经营养因子等经逆向轴突运输由神经末梢输送到神经元胞体,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及功能。在ALS患者及动物模型中都发现了逆向轴突运输障碍。其在ALS发生、......

    作者:解渊;储佺兵 刊期: 2015- 02

  • 腔隙性脑梗死与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1989年,Caplan[1]把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病机制分为4类:(1)由于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玻璃样变所引起的穿支动脉终末部分病变,即临床上常说的腔隙性脑梗死(LI);(2)颅内外载体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注或动脉-动脉的栓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I);(3)心源性栓塞;(4)主干动脉分出穿支动脉入口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作者:韩西娟;贾建平;孙永馨 刊期: 2015- 02

  • 新型保险制度下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的研究

    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众多,本研究通过调查2006年及2012年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返岗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比较6年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情况。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2012年组:系2012年1月~12月入住我院的295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新发脑卒中。男183例,女112例;年龄33~87岁,平均(67.7±23.8)岁;病程9~28d,平均(15.3±5.1)d。其中缺血性卒中195......

    作者:卢建新;顾正天;徐蓉贞;徐旭然;王芸香;汪楼 刊期: 2015- 02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投稿注意事项

    ......

    作者:《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