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

    目的 动态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rCBF)、脑水肿和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将治疗组再分为发病前12小时以内用药组和12小时以后用药组,行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临床疗效的动态观察;并随机从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分别抽出10例患者行SPECT、CT的动态观察。结果 治疗组rCBF、水肿带和临床疗效的改善显著优于对......

    作者:郭富强;杨友松;余能伟;周波;代红源;许飞;宋文忠;陈明曦;谢红军;董为伟 刊期: 2001- 01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目的 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观察6例来自4个家庭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反应。结果 1例儿童期、2例少年期起病者,首发症状均为下肢肌张力异常、足跟着地困难;3例青年起病者表现为震颤、肢体僵硬;3例出现病理征阳性;6例症状均呈晨轻暮重。服用多巴制剂1~6天内均有明显疗效,用药长者(2例)达7年,未增加剂量。结论 该病临床特点较明显,多巴制剂对其有快速、显著......

    作者:孙琳;许继平;毕建忠;尚伟;郭沂涟;王晓云;石俊峰;来超 刊期: 2001- 01

  • 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检测对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意义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CSF)中β淀粉样蛋白(Aβ或βA4)的含量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例AD患者、14例V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CSF中Aβ1-40和Aβ1-42的浓度并计算其比值。结果 (1)AD和VD患者CSF中Aβ1-4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作者:丁新生;程虹;张雪玲;王琨;王颖;姚娟;邓晓萱;董海蓉 刊期: 2001- 01

  •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特发性震颤(ET)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0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ET中男50例,女30例,发病年龄3~70岁,平均34.6±16.3岁,病程6个月~60年,平均14.2±9.9年。45例(56.3%)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症状的姿势性震颤,累及部位依次为手(92.5%)、咽喉部(21.3%)、头(20%)、下颏(17.5%)等。17.5......

    作者:柳四新;唐北沙;严新翔;杨期明;杨晓苏;金丽娟;刘罗坤 刊期: 2001- 01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胚脑神经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 观察人胚脑神经细胞受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后的连续病变过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 采用人胚脑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接种TCID50的HCMV后用光镜、组织染色观察病变全过程。结果接种HCMV后,人胚脑神经细胞于第7天逐渐出现细胞肿胀、变圆、胞浆颗粒增多粗大,尼氏小体消失、核内出现包涵体,呈肾型或双卵型。结论 HCMV接种后在人胚脑神经细胞出现的形态学病变,更接近地反映了人胚胎早期HCMV感染......

    作者:李薇;仲宁;郭岩;张晓光;张丽江 刊期: 2001- 01

  • Machado-Joseph病临床、神经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目的 对Machado-Joseph病(MJD)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方法 对一MJD家系44名成员家访、体检、采静脉血作分子生物学分析,住院病例进行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本家系中10人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发病年龄8~38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见舌与面肌束颤搐,眼球突出。神经电生理检查示慢性失神经改变。CT、MRI示小脑、脑干、......

    作者:周联生;王国相;周永兴 刊期: 2001- 01

  • P300在鉴别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真假昏迷的价值

    目的 研究P300在鉴别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真假昏迷的价值。方法 将23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有否昏迷史分为有昏迷组、无昏迷组、假昏迷组及不详组,并对各组视觉(图像)刺激诱发的异常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昏迷组与无昏迷组的P300潜伏期和波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作者:赵向东;张美莲;周冰玲;成松梅 刊期: 2001- 01

  • 铝盐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β-APP、SS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长抑素(SS)在铝盐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内海马区表达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APP、SS在大鼠脑内海马区的表达,HE染色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海马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形态结构。结果 实验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作者:王怀明;杨望清;郭洪志;刘爱芬;迟兆富 刊期: 2001- 01

  • 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对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及5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的肌组织中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并用6例非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肌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6例肌组织标本中均可见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其阳性染色勾画出肌细胞的边界,胞核及胞浆呈阴性。在DMD中有10例(83.33%)......

    作者:朱海青;沈静;周金宝;狄晴;李作汉 刊期: 2001- 01

  • 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各区NMDAR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及NMDA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可复流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MCAO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NR1免疫组化及NR1m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正常组海马各区均有NR1阳性细胞的分布,其中海马CA3区、DG区分布较多;MCAO......

    作者:王云甫;范华燕;任传成;何国厚;叶天雄;余绍祖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