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阿司匹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NO、ET、TNF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对照组.阿司匹林组予阿司匹林连续灌胃、其他3组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0天后,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4组血NO、ET、TNF含量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血NO、ET、TNF......

    作者:周庆博;邵念方;陈融;李莉;李瑞峰;李燕铃;胡维诚 刊期: 2002- 06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型胼胝体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薄型胼胝体(HSP-TC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例HSP-T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于青少年起病,表现为智能低下,痉挛步态,双下肢痉挛、无力,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无感觉障碍.2例有共济失调及大小便障碍;1例有双上肢痉挛及肌肉萎缩.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变薄.结论HSP-TCC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青少年起病的痉挛性截瘫、智能低下,头颅MRI显示胼胝体变......

    作者:赵国华;唐北沙;严新翔;沈璐;江泓 刊期: 2002- 06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bcl-2、bax与脑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0分钟,3天后再次阻断6小时.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假预处理组和缺血组相比,预处理后缺血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小(均P<0.01),半......

    作者:赵纲;邓艳秋;焦卓敏;毕彦忠;王吾如 刊期: 2002- 06

  • 苯乙酸钠对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苯乙酸钠(NaPA)在体外处理P-168人胶质瘤细胞,观察其诱导分化治疗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不同浓度NaPA处理后的P-168细胞进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分析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NaPA能明显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长,呈现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NaPA处理的细胞S期为11.99%或13.17%,而未经处理的细......

    作者:黄庆玖;杨天明;李耀华 刊期: 2002- 06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GF和IL-1β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平衡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38例脑梗死(CI)患者发病24小时内、3天、7天、14天和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4小时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VEGF及IL-1β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VEGF浓度与TIA组及对照......

    作者:张爱梅;李宪章;靳光娴;王纪佐 刊期: 2002- 06

  • 人脑垂体腺瘤中Myc/Max/Mxil网络的异常

    目的研究人垂体腺瘤中Myc/Max/Mxi1网络的异常.方法58例垂体腺瘤分组:非侵袭性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小腺瘤与大腺瘤;复发性与非复发性垂体腺瘤.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不同分组中的Myc、Mxil和Max的表达.结果3种蛋白表达在垂体腺瘤中都存在异常,Myc表现为过度表达,Max、Mxi1表现为缺失.Myc与垂体腺瘤的分类有关,侵袭性及复发性垂体腺瘤中Myc显著性升高.结论Myc/Max/Mx......

    作者:傅震;李伟 刊期: 2002- 06

  • 西比灵对大鼠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大鼠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用插胃管法喂食西比灵对RHR进行治疗,观察动脉血压、脑血流速度和脑血管形态的改变.结果用药2~4周动脉血压明显低于同期未用药RHR,4~6周后脑底动脉内腔面积、横断面积、中膜厚度等明显好于未用药RHR,这些作用可以持续2~4周.结论在高血压早期,西比灵可以降低RHR的动脉血压,阻止脑血管损害的发展.......

    作者:黄如训;高庆春;曾进胜;苏镇培;陈颖贤 刊期: 2002- 06

  •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乙酰水解酶基因突变与中国人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对153例脑血管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分析基因组DNA的突变等位基因,用Stafforini等的方法测定血浆PAF乙酰水解酶的活性.结果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突变基因型及突变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孙淑云;周畅;张晨 刊期: 2002- 06

  • 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病变及两者之间的发病关系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合并CNS脱髓鞘病变的GB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例1男,28岁,主要表现为全身软瘫和昏迷,血气分析结果正常,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寡克隆带阳性,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MRI示双侧脑白质及颈髓广泛多发性脱髓鞘改变;应用血浆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例......

    作者:迟兆富;刘学伍;吴伟;曹丽丽;赵玉英;陆伟;郭洪志;周盛年 刊期: 2002- 06

  • 38例脑死亡并发中枢性尿崩症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脑死亡合并中枢性尿崩症(CDI)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ICU收治的脑死亡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脑死亡合并CDI发生率为82.6%(38/46),原发病以脑外伤为主,脑出血次之,CDI多在脑死亡之前24小时内出现,应用垂体后叶素可使尿量明显减少.结论脑死亡患者大部分都合并有CDI,如出现CDI是脑死亡的先兆.......

    作者:尤荣开;蒋贤高;邵朝朝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