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舒降之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降之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舒降之20mg/晚,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服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3个月、6个月、12个月动态监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完成了12个月的随诊观察.两组间血脂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卓友;包仕尧 刊期: 2004- 01

  • 帕金森病患者血小板线粒体呼吸功能的研究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的血小板线粒体呼吸功能,探讨其与P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5例PD患者提取血小板线粒体后,测定其血小板线粒体的呼吸率和呼吸控制率以及复合物Ⅰ、Ⅱ、Ⅲ、Ⅳ的活性变化.结果PD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但在以谷氨酸,苹果酸+丙酮酸以及琥珀酸为底物时,线粒体呼吸状态3的呼吸率明显下降,同时复合物Ⅰ的活性也明显降低,而其他复合物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PD患者的血小板线粒体呼吸......

    作者:马琪林;蔡琰;林其谁;沈崇欣;周孝达 刊期: 2004- 01

  •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2D-TOF法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例CVST患者进行2D-TOP法MRV检查,并与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CVST,常累及上矢状窦和横窦.在MRV上CVST的直接征像为发育正常的静脉窦不显影、狭窄或再通后的模糊影,间接征像为病变以远侧枝血管形成、深部静脉明显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

    作者:石静萍;刘文;张颖冬 刊期: 2004- 01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对8例TOBS尸解病例的临床所见与神经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8例均表现昏迷、眼球固定、四肢瘫、双侧Babinski征阳性,7例去脑强直发作、双瞳孔散大.病理全组均见有脑底动脉粥样硬化(5例重度,3例为轻、中度);均见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闭塞,中脑、小脑软化,坏死;多数病例见有丘脑、枕叶及颞叶软化、坏死;全组均有不......

    作者:徐惠琴;牛平;王耀山 刊期: 2004- 01

  •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8例青少年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5例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JP);症状轻、病程长,症状常左右不对称,腱反射活跃和症状波动较常见;头部CT或MRI检查一般正常;对多巴制剂反应良好,但其所诱发的症状波动出现早.与散发性PD患者相比,AR-JP患者发病年龄更早,为(20.6±5.68)岁,病程更长,为(9.5±5......

    作者:张玉虎;唐北沙;严新翔;申亚巍;许波 刊期: 2004- 01

  • 颅内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血管痉挛.结合蛛网膜下腔出血(SAH)Fisher分级、术前SAH次数、手术时机、动脉瘤术中有无破裂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AH的Fisher分级>Ⅱ级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86.7%)明显高于Ⅱ级及以下者(26.7%)(P......

    作者:张良文;朱树干;见文成;刘玉光;李刚;吴承远 刊期: 2004- 01

  • 首次自发性癎性发作后复发危险性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研究首次自发性(疒间)性发作的某些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判断其复发危险性.......

    作者:吴伟;刘学伍;迟兆富;郭洪志 刊期: 2004- 01

  • 地塞米松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脑内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Alzheimer病(AD)炎症病理模型,探讨地塞米松在AD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为模型组(Aβ组),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AD模型大鼠.2周后各组大鼠均作Y型迷宫测试后进行HE、刚果红、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等病理学观察.采用方差分析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Aβ诱导的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增生、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表达......

    作者:林煜;陈俊抛;贺顺龙;苏爱武 刊期: 2004- 01

  • 脑缺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肺组织内毒素受体CD14基因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前脑缺血后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内毒素受体CD14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建立急性前脑缺血模型,随机将5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缺血后5个亚组(12h、24h、36h、48h、72h组),依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的诊断标准判断SIRS、MODS的发生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后肺组......

    作者:郭洪志;屈传强;齐新 刊期: 2004- 01

  • 溶栓合剂超早期颈内动脉溶栓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溶栓合剂的超早期颈内动脉溶栓疗效.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为尿激酶治疗组、C组为溶栓合剂治疗组.采用改进的微栓子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h颈内动脉逆向插管溶栓治疗,分别在缺血后2h、溶栓后2.5h和溶栓后23.5h评定神经功能,溶栓后24h取脑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1)A、B、C三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两两相比,给药前差异无显著性(均......

    作者:芮德源;金永华;陈立杰;梁庆成;朱雨岚;赵晓和;郑雅文;李国毅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