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磁共振测量黑质致密带宽度在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常规磁共振(MRI)上测量黑质致密带(SNc)宽度及其与中脑直径的比值对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PD患者(Hoehn-Yahr分级为Ⅰ~Ⅱ级38例、Ⅲ级14例、Ⅳ级8例)、60例VP患者(Hoehn-Yahr分级为Ⅰ~Ⅱ级26例、Ⅲ级20例、Ⅳ级14例)和60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MRI常规轴位T2WI上测量SNc宽度和中脑直径以及计......
作者:黄海东;邓敬兰;宦怡;杨春敏;葛雅丽;赵海涛 刊期: 2004- 01
-
337例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337例无症状脑梗死(SBI)的临床特点.方法在1985~2000年连续入院的1074例脑梗死患者中,分出有梗死灶无卒中症状(86例SI组),有卒中症状或卒中史而影像学发现无关梗死灶者(251例SSI组),比较两组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SBI的发生率为31.4%(337/1074),枕叶为其好发部位.两组间的危险因素相似,以高血压高,SI组中女性高血脂的发生率......
作者:牛琦;杨期东;刘运海;许宏伟;张乐 刊期: 2004- 01
-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临界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同时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好发时段及变化规律,寻求对其预防和治疗的策略.方法选择82例同时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在凌晨时段发病的ICVD患者(观察组),测定凌晨时段1:00~7:00时的血压及血糖的变化.并与70例(对照组)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ICVD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中,凌晨1:00~6:00时血压逐渐下降64例(78.05%);从3:00时开始血糖逐渐......
作者:姜静波;全岗山;吴建平;赵明伦 刊期: 2004- 01
-
13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SIHS患者的临床表现、CSF和头颅影像学的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有恶心、头晕、耳鸣、复视、听力下降和颈项强直;CSF压力均低于60mmH2O,轻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黄变3例;4例行头颅MRI检查,均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13例行头颅CT检查,11例正常,1例硬膜下血肿,1例双侧......
作者:陶沂;陆建平;丁素菊;涂来慧 刊期: 2004- 01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脑血管病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0例、脑梗死28例、脑出血24例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浆vWF水平测定.结果TIA、脑梗死、脑出血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上述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马风杰;于建业;陈彦;许福亮;马传香 刊期: 2004- 01
-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血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出血性脑梗死(HI)34例]根据梗死面积、血糖值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并将各组不同的H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面积梗死组发生HI为37.29%,腔隙性脑梗死组发生HI仅1.17%(P11.1mmol/L组发生HI为17.98%,......
作者:韩瑛;吴晓华;张颖琪 刊期: 2004- 01
-
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与磁共振表现
目的探讨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疒间)发作.脑电图异常20例,表现弥漫性慢波.22例MRI病灶均位于大脑皮质下、侧脑室旁白质或/和基底节区,7例1H-MRS中病灶区胆碱(Cho)峰明显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或NAA/Cho峰降低,乳酸(Lac)峰无改变.2例DTI中均示两侧半卵圆中心及额枕放射冠白质纤维各向异性Fa值普遍降低,纤维束减少、变细、模糊.结论DEACMP早期进行MRI及功能......
作者:王凌玲;石静萍;刘文;肖朝勇;徐肖 刊期: 2004- 01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81例住院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糖皮质激素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痨治疗1年,异烟肼(H)、利福平(R)、毗嗪酰胺(Z)、乙胺丁醇(E)治疗3个月,HRZ治疗9个月.糖皮质激素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GOS评分.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不良转归率为44.7%(17/38),而对照组为70.......
作者:董庆林;井西伟;岳红;孔凡彬;庄茂友 刊期: 2004- 01
-
重症肌无力患者HLA-DQB1等位基因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HLA-DQB1等位基因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50例MG患者以及4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AchRab检测,对其中3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HLA-DQB1检测.结果眼肌型患者AchRab阳性频率显著低于全身型,18岁以下组AchRab显著低于30岁以上组;本组所有DQB1等位基因和AchRab相关性分析结果均P>0.05.结论MG患者......
作者:韦志益;莫雪安;孙华 刊期: 2004- 01
-
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EEG)表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成功心肺复苏患者的24h内记录的EEG结果,并与临床预后作对照.结果心脏停搏时间5min者全数均为Ⅲ、Ⅳ、Ⅴ级.EEGⅠ、Ⅱ级者均完全恢复,Ⅲ级少数恢复,而Ⅳ、Ⅴ级者均呈去皮质状态或死亡.结论分析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患者的EEG构型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雄伟;邓贺民;牛俊英;李艳萍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Survivin、PTEN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 2 自身压迫致周围神经损伤12例临床分析
- 3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对入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信号通路的影响
- 4 局灶性脑缺血后海马各区NMDAR表达的实验研究
- 5 以腰骶神经根痛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报告
- 6 以动眼神经麻痹起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 7 Guillain-Barre综合征瞳孔对光反射丧失合并眼外肌瘫痪1例报告
- 8 乙醇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活性的影响
- 9 TCD 辅助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
- 11 《缰核--一些难治性疾病治疗的新靶标》出版发行
-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 13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进展
- 14 MiR-137在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5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分析
- 16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型线粒体肌病(附3个家系报告)
- 17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及其磷酸化产物在难治性癫(癎)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
- 18 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抑郁、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
- 19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2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非结合胆红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