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研究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与血管内皮细胞(EC)黏附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ICAM-1mAb)对其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梗死后1周以内、21天时PMN与经(或不经)ICAM-1mAb处理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株ECV-304的黏附率.结果(1)脑梗死患者PMN与ECV-304的黏附率在1周以内明显增高,到第21天时显著下降;(2)I......

    作者:谢琰臣;杜怡峰;王海萍;孙兆林;滕继军;邢昂;潘旭东;韩仲岩 刊期: 2003- 04

  • 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纤维蛋白原(Fg)Bβ基因启动区多态性位点β-148C/T的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Fg功能和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对CI组(151例)和健康对照组(113人)进行研究,应用Fg功能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浆Fg分子功能参数,用比浊法测Fg水平.结果CI组与对照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321和0.2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作者:吕波;赵斌;邢永前;许志恩;李君良;陈小江 刊期: 2003- 04

  •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肌电图观察

    目的探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04例因肌肉注射引起坐骨神经损伤患儿的患肢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或胫后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末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dCMAPA)、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A)等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坐骨神经支配肌针极肌电图(EMG),以及21例患儿双下肢H反射.结果肌注后2~7天已可检出多项电生理异常.腓......

    作者:赵晓丽 刊期: 2003- 04

  •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髓鞘碱蛋白和白介素-16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介素-16(IL-16)的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M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31例MS患者CSF和血清的MBP和IL-16进行测定,并与24例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IDP)、22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MS组CSF和血清中的MBP水平均显著高于IDP组及对照组(均P<0.01);CSF中的I......

    作者:赵薛旭;田作军;李作汉;张帆 刊期: 2003- 04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主要成分(P2、N2、P3潜伏期与波幅).方法用DSM-Ⅳ诊断标准确定ADHD病例组,以年龄、性别1:1匹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应用听觉Oddball模式诱发ERP,记录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DHD组靶刺激计数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作者:聂陆一;王改青;王慧聪 刊期: 2003- 04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CRP)及内皮素(ET)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及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穿刺一次注血法(0.5ml/kg)制成兔SAH动物模型.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兔基底动脉(BA)痉挛情况.在不同时间点运用放射免疫技术定量测定脑脊液中CGRP及ET浓度变化.结果兔SAH后30分钟、3天、5天TCD检查显示,兔基底动脉处于痉挛状态.......

    作者:沈伟;余绍祖;范华燕 刊期: 2003- 04

  • 老年性血管性痴呆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血管性痴呆(VD)与脑白质疏松症(LA)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60岁以上LA患者的临床及CT和/或MRI进行3年跟踪观察,应用分级法观察LA的损伤程度;应用MMSE和Hachinski量表诊断VD.结果54例LA患者损伤程度Ⅰ~Ⅲ级变化分别为第1年34、14、6例,第2年17、19、18例,第3年8、17、29例.患老年性VD者第1年6例,第2年13例,第3年33例,平均年增长率为3......

    作者:赵欣春;黄岚 刊期: 2003- 04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蛋白对Creutzfeldt-Jakob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LISA及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10例CJD、10例非CJD痴呆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及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同时对CJD患者血清中朊蛋白(PrP)基因进行检测.结果CJD组血清及CSF中NSE、S-100蛋白均较非CJD痴呆组升高(均P......

    作者:崔俐;林世和;赵节绪;南善姬;江新梅;宋晓南;段晓宇 刊期: 2003- 04

  • 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目的研究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佳预处理时间剂量,并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方法采用开颅方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通过观察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状况、脑梗死体积分析及病理形态学变化,评价不同的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反应......

    作者:邓艳秋;赵纲;焦卓敏;韩伟;王吾如 刊期: 2003- 04

  • 西比灵对沙鼠脑缺血后脑内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Ⅱ型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西比灵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Ⅱ型受体(TβRⅠ、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前给沙鼠喂食西比灵.在缺血再灌注6小时、1天、3天、7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内TβRⅠ、ⅡmRNAs的表达,并与其他各组比较.结果各组沙鼠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胞浆均有TβRⅠ、ⅡmRNAs阳性表达.西比灵治疗组中缺血再灌注6小时、1天、3天TβRⅠ、ⅡmRNAs表......

    作者:曹立;胡治平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