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量化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急性细菌性和3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像,血糖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糖的检测结果.结果从临床症状和外周血像上很难鉴别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但当脑脊液的糖2000×106/L、中性粒细胞数>1000×106/L、蛋白>2.0g/L、脑脊液糖与......
作者:贺斌;赵忠新;邵福源 刊期: 2002- 01
-
苯乙酸钠抑制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苯乙酸钠(NaPA)治疗G422胶质瘤小鼠的肿瘤细胞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颅内型和肌肉型G422胶质瘤荷瘤鼠模型,两种模型各分成5组.其中3组为实验组,分别予1200、800、400mg/kg·d的NaPA治疗.另两组中一组为阳性对照组,用卡氮芥(BCNU)治疗,一组为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两种动物模型于接种瘤细胞24小时后开始用药.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BCNU(20mg/kg......
作者:黄庆玖;杨天明;李耀华 刊期: 2002- 01
-
左旋多巴治疗对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L-dopa)治疗对实验性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纹状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黑质定位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经50~100mg/kg体重L-dopa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双侧额叶皮质、黑质和纹状体区域TNF-α的表达.结果6-OHDA损毁侧黑质和纹状体TNF-α含量和阳性细胞面密度分别显著高于健侧(均P......
作者:曹学兵;王涛;孙圣刚;刘昌勤;梅元武;徐岩 刊期: 2002- 01
-
甘露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露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甘露醇进行干预,用TUNEL染色标记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按Swanson方法测量、计算梗死体积,并与未干预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结果大、小剂量甘露醇均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并能阻止梗死体积的扩大.大、小剂量的效果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甘露醇的脑保护作用不完全与......
作者:刘富东;吴家幂;储照虎;袁存国 刊期: 2002- 01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CT、MRI和PET特点.方法对29例患者的CT、MRI以及4例患者的PE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CT和MRI显示病变位于双侧小脑、内囊后肢、枕顶叶深部等部位白质,病灶广泛且对称;(2)CT示界限清楚的低密度病灶,MRI呈长T1WI、长T2WI异常信号,无水肿,快速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增强扫描提示血脑屏障无破坏,PET显示为低代谢或无代谢病灶;(......
作者:陆兵勋;王为民;周亮;王全师;吴湖炳;王心宇 刊期: 2002- 01
-
帕金森病患者Parkin基因的研究
目的研究Parkin基因缺失在早发性和晚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不同亚型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63例PD患者分为早发性PD组和晚发性PD组.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arkin基因2~5号外显子,然后行琼脂糖电泳,观察外显子的缺失分布.结果63例PD患者中发现外显子2、4缺失各1例,外显子3缺失2例,这些缺失均出现于早发性PD组.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缺......
作者:梁直厚;王涛;孙圣刚;童萼塘;彭海;刘红进 刊期: 2002- 01
-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心率功率谱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率功率谱(HRPSA)测定对评价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意义。方法测定48例癫痫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的HRPSA,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癫痫患者发作间期HRV降低,接受卡马西平(CBZ)治疗后HRV降低更明显。结论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存在紊乱现象,CBZ治疗后这种现象更明显。......
作者:李亚军;王玉梅;朱永庆;师随平;王容 刊期: 2002- 01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葡萄糖转运子3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皮质半暗带和中心区葡萄糖转运子3(GLUT3)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方法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剥取缺血半暗带及中心区皮质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LUT3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缺血半暗带GLUT3mRNA在缺血3小时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96小时后基本恢复正常.缺血中心区GLUT3mRNA在缺血后3小时有一短暂的升高,随......
作者:陈元新;林祥通;符荣 刊期: 2002- 01
-
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F波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06例糖尿病患者和75名正常人的下肢F波短潜伏期、时限、波幅和面积,以及M波波幅和面积.结果(1)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0例,F波时限增宽8例,F波短潜伏期延长4例,F/M波面积增大2例.(2)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6例,F波短潜伏期均延长;F/M波波幅和F/M波面积均增大;F波时限在轻型DPN患者中增宽,在重型DPN患......
作者:王真真;陈文明;卢祖能;王镇涛;曾庆杏;聂传云 刊期: 2002- 01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的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CM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或病毒性脑膜炎相似;但本病脑脊液压力均>200mmH2O(1.96kPa),其中>300mmH2O(2.94kPa)13例;(2)CM误诊率极高,本组19例中无1例首诊时确诊;(3)本组患者经联合治疗疗效明显提......
作者:郑维红;毕敏;童绥君;林青山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帕金森病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2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与抗肌萎缩蛋白亲缘蛋白
- 3 局灶性脑缺血耐受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
- 4 儿童和成年人项目记忆及源记忆的研究
- 5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Alzheimer病的脑功能检查
- 6 同心圆性硬化1例报告
- 7 脑梗死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附1例报告)
-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 9 神经纤维瘤病2型新突变位点分析(附1例报告)
- 10 低场强MRI的表观弥散系数鉴别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 11 氟西汀治疗慢性每日头痛的临床研究
-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Na+、尿类洋地黄物质与红细胞内Na+、Mg2+浓度及ATP酶的相关性
-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达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的改变及其意义
- 14 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15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 16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 17 不典型神经性肌强直1例报告
- 18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
- 19 以岩尖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的临床特点
- 20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