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戊四氮点燃大鼠模型海马结构内突触体素的变化
目的 探讨癫痫时海马结构的可塑性。方法 利用图像分析仪测定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点燃模型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区突触体素的阳性免疫反应产物的光密度值(OD值)。结果 点燃组海马结构内各部突触体素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增加,尤以CA3区苔藓纤维层和齿状回分子层内带为甚。结论 突触体素含量的变化一方面是点燃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导致点燃维持的分子学基础。......
作者:冯亚波;姚红;迟兆富 刊期: 2001- 01
-
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抑郁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50例PD和40例糖尿病(对照组)患者,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及症状特点。结果 PD组抑郁发生率(48%)明显高于对照组(10%)(P<0.005),PD组轻度抑郁占58%,中~重度抑郁占42%;抑郁病人病情统一评级标准(UPDS)平均分值57.14;无抑郁病人为35.47(P<0.01),Hoehn-YahrⅢ期......
作者:赵康仁;吴颉言;朱朝阳;韩泰然;马震祥;俞俊洪 刊期: 2001- 01
-
急性脑出血的眼底出血及其与预后关系(附62例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眼底出血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其不同的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分级,比较其合并眼底出血的发生率;并分析有无眼底出血及不同部位眼底出血与急性脑出血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由脑瘤和血液病引起的脑出血、脑干出血、出血量≥30ml及病情重者合并眼底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眼底出血尤以玻璃体出血病死率高。结论 眼底出血是判断脑出血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恩长;张钊平;曾银香;王珠堂;张秀丽 刊期: 2001- 01
-
立体定向CT扫描与术中电刺激结合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 研究CT扫描定位与术中电生理刺激结合确定丘脑腹外侧核(VLN)在治疗帕金森病(PD)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PD患者先进行CT扫描确定影像学位置后,再用术中电生理刺激的方法验证和纠偏进行VLN射频毁损术。结果 术中发现单纯CT影像定位准确率只有21%,电生理刺激纠偏率达79%。结论 CT扫描定位需要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和纠偏后才能更有效地确定丘脑VLN的位置。......
作者:林小聪;郑佳坤;陈柔桩 刊期: 2001- 01
-
皮节刺激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对颈、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皮节刺激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DSEP)对颈、腰、骶神经根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和30名健康人分别进行DSEP及颈、腰、骶椎体CT扫描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异常病人的DSEP异常率(91.8%)明显高于CT正常者(27.3%),两者有显著差异(P......
作者:刘建立;邓瑞昌;姜培坤;吴贤尧;王捍东;安秋香 刊期: 2001- 01
-
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目的 观察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例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例,两组均采用二性霉素-B静脉及鞘内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长引流3周。以隐球菌镜检计数、墨汁染色阴性时间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是否并发脑积水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隐球菌镜检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作者:周亮;陆兵勋 刊期: 2001- 01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效果、用药时间窗、药物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降纤酶组各50例,尿激酶组给予3种不同剂量尿激酶静脉冲击;降纤酶组给予降纤酶治疗3天。两组病人均同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2周。结果 尿激酶组疗效明显优于降纤酶组(P<0.01~0.05)。尿激酶用量在100~150万U时疗效肯定。48小时内溶栓均有效果,6小时内疗效佳。尿激......
作者:何世林 刊期: 2001- 01
-
期前感染与老年人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的期前感染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组为连续住院的老年人脑梗死患者247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脑梗死后遗症(≥6月)患者139例。采用问卷方法确诊病前4周内发生的感染,并统计分析两组感染率及感染性质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脑梗死组病前1周内的感染率(10.9%)明显高于对照组(4.3%),其中70%为期前3日内感染。老年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感染性脑梗死组和非感染性脑梗死组间......
作者:姜德波;敖宁;杨晶;明风存;魏淑贞;韩仲岩 刊期: 2001- 01
-
肌电图、神经电图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电图(EMG)、神经电图在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对31例GBS患者的128块肌肉、124条运动神经及93条感觉神经进行EMG和神经电图检测。结果 EMG出现自发电位占32%。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占70%;末端潜伏期(ML)延长占58%;F波异常率7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占50%;一过性......
作者:孙海锋;刘南平;周宜荣;周黎明;杨莉;马志荣 刊期: 2001- 01
-
蝶鞍区手术后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蝶鞍区手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14例蝶鞍区手术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4例低钠血症患者中9例属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S),5例属于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经治疗后效果均满意,无死亡。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张锐;彭永森;刘宏毅;胡波;邹元杰;刘翔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Binswanger病的诊断
- 2 吡喹酮致眼囊虫病患者失明1例报告
- 3 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白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4 磷酸二酯酶4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 5 缺血性卒中患者Essen评分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 6 脑卒中加重与高血糖的关系
- 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
- 8 藏族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9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改变及其意义
- 10 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 11 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治疗进展
- 12 神经白塞病1例报告
- 13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
- 14 急性河豚中毒患者P300的研究
- 15 脑损伤后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 16 脊柱放线菌感染并发脊髓压迫症(附3例报告)
- 17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 18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脑脊液FSH、LH、PRL、GH含量变化的研究
- 19 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的研究
- 2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