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代谢综合征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梗死合并MS、37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和21例单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状况及其性质.结果脑梗死合并MS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斑块总数和不稳定斑块数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脑梗死组(P<0.05~0.01),稳定性斑块数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内......
作者:冯海松;黎红华;周佩;杨梅;杨柳 刊期: 2012- 05
-
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1家系报告)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l例结节性硬化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起病,多年后出现面部皮脂腺瘤及甲沟纤维瘤;超声检查示肾脏错构瘤;头颅CT示颅内多发钙化灶.家系调查显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癫痫、智力低下、血管纤维瘤等.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有年龄遗传效应的特点.头颅CT检查及家系调查有助于诊断.......
作者:邢江;姚丽英;罗艳春 刊期: 2012- 05
-
急性三氯丙烷中毒性脑病1例报告
随着近年来国内建筑装潢业的发展,三氯丙烷中毒的病例逐渐增多;但大多以肝损害为主,脑损害的罕见.现报告1例急性三氯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如下.......
作者:马红梅;陈军;孙永馨;韩崇玉;梁丽君;沈忱 刊期: 2012- 05
-
帕金森病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该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160/100000[1].PD患者除表现为特殊的运动症状外,还具有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情绪和睡眠等方面的改变.而且,大部分PD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多汗、直立性低血压(OH)等.OH也称体位性低血压,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典型体征.PD患者的OH可以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也......
作者:胡晓;卞玮婷;闫福岭;刘卫国 刊期: 2012- 05
-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1].相关研究[2]已表明,AC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密切的关系,已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年龄等之外的一个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就ACA与脑梗死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麦用军;李翔;郑良佐;佘军红;阳洪 刊期: 2012- 05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PD有效的药物,但长期应用导致的运动并发症可使PD患者的病情加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PD常见的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左旋多巴药物代谢、间歇多巴胺刺激、脑组织及神经生化改变等因素有关;临床治疗比较困难.现对PD运动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PD运动并发症提供参考.......
作者:李艳敏;耿媛;孟莉;孔祥增;王铭维 刊期: 2012- 05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治疗进展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展较快的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缩、无力和进行性痉挛性麻痹,终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ALS是严重的运动神经元病之一,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多数为散发,5%~10%为家族性.散发性患者的发病与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免疫异常及染色体22q12.1~13.1处的神经纤维丝重链基因突变有关[1].到目前为止,尽管ALS的发病机制仍没有完全探明,......
作者:孟祥鹏;陈立杰;孙宝红 刊期: 2012- 05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其前庭功能电生理检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17%~20%[1],发病年龄多见于50~7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男约为(1.5~3)∶1[2].BPPV以特定头位引起发作性眩晕及眼球震颤为典型表现,具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1~5s后出现眩晕及眼震;(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有旋转感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持续不到......
作者:林细康;季晓琳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对多巴胺能细胞系SH-SY5Y损伤作用的体外研究
- 2 急性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
- 3 脑卒中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4 依达拉奉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5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探究性眼动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 6 尼莫地平对急性损伤后大鼠背根节细胞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
- 7 体外癫痫模型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衔接蛋白Miro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 8 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及其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
- 9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及继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特点的比较
- 10 生酮饮食治疗对人体各系统影响
- 1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12 苯巴比妥单药顿服治疗成人癫(疒间)的疗效观察
- 13 癫(癎)患者初次治疗及撤药的时机与方法
- 14 单纯型线粒体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 1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 16 成人ReYe综合征1例报告
- 17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 18 合并急性颅内出血的硬脑膜动静脉瘘10例误诊分析
- 19 重症肌无力发生与发展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20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NOTCH3 基因突变的研究(附 1 家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