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的研究进展
舞蹈症是一组累及头面部及肢体的连续、粗大、不规则的不自主运动,其表现形式多样,通常由对侧基底节(尤其是丘脑底核、尾状核和壳核)或其联系纤维的病变所致[1-3],可由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颅内占位、神经变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毒物及遗传性疾病引起[2-5].1960年Bidwell首次报道糖尿病合并偏身舞蹈症[6].目前,非酮症高血糖性偏身舞蹈症(NKHCB)已被认为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
作者:刘芳;潘速跃 刊期: 2014- 02
-
解偶联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帕金森病(PD)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PD的患病率>1%,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7%.PD主要病理特征为选择性的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丧失,伴有黑质-纹状体通路的退行性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P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在PD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解偶联蛋白(UCPs)作为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蛋白,在维护......
作者:钱逸维;王雪萍;丁健青;肖勤 刊期: 2014- 02
-
脑微出血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随着上世纪90年代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GRE)技术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的出现及应用,脑微出血(CMBs)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使得CMBs为人所知并日益受到重视.CMBs是脑内微血管破裂或渗漏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出血后含铁血黄素、脱氧血红蛋白、铁蛋白等沉积在微血管周围,T2WI-GRE对出血甚至微小出血后的残余痕迹,尤其是对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敏感性很高.CMBs产生的顺磁性血液分解产物......
作者:樊晓蕊;尚俊奎;刘建锋;张杰文 刊期: 2014- 02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有研究[1]表明,胱抑素C(CysC)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过程,并与病情密切相关.现对本院2010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其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大面积脑梗死组(梗死灶直径>5cm或累及≥2个脑叶):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45~78岁,平均(59.6±9.2)岁;有意识障碍25例,无意识障碍22例.(2)小......
作者:蒋祝昌;陈仕检;邓珊 刊期: 2014- 02
-
弥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评估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Fisher提出至今几经变革,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人们对TIA认识的不断深入,基于“时间和临床”的传统定义受到了诸多质疑.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修订了TIA的新定义: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发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新定义取消了时间限制,强调了组织学上TIA和脑梗死的区别,有无组织学损害是......
作者:许靖;陈秋惠 刊期: 2014- 02
-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中SSS-TOAST的概念及翻译
近来在阅读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系统的文献时,发现其中大多将分类系统之一的SSS-TOAST(STOPstrokestudy-TOAST)分型翻译为“停止卒中研究TOAST系统”,使人难以理解,其并没有将SSS-TOAST的概念及确切意思翻译出来.为避免对SSS-TOAST的误解及其在科研论文中的错误表述,特对其概念及翻译进行探讨.SSS-TOAST分型是2005年美国的Hakan基于Scre......
作者:杨任民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身舞蹈-投掷症的临床特点
- 2 胼胝体卒中20例临床分析
- 3 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特点
- 4 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相关性
- 5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帕金森痴呆的临床诊断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 7 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性的研究
- 8 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 9 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10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对癫痫发作的影响
- 11 分娩致双侧枕叶梗死1例报告
- 12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 14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伴发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清尿酸水平关系的研究
-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 1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鼠局灶性脑梗死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 18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并发POEMS综合征1例报告
- 19 脑缺血耐受与细胞凋亡及p53、p21、Bax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 20 载脂蛋白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脊髓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