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第6期文章
  • 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类型、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类型、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8例有代谢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及209例无代谢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无代谢综合征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组脑梗死比率(93.0%)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85.2%)(P......

    作者:刘颖;丁立东 刊期: 2008- 06

  • 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丹参酮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组给予丹参酮ⅡA静脉滴注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BI)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BI指数升......

    作者:张璇;张林亭 刊期: 2008- 06

  • 临床下(癎)样放电对数学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下痢样放电对数学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1例经丙戊酸钠治疗后临床发作控制、但仍有频繁的临床下伴中央-颢区棘波的良性癫(癎)(BECTS)患儿(BECTS组)和11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以数学运算为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ECTS组各导联P3潜伏期明显延长(均P......

    作者:杨文 刊期: 2008- 06

  • 体外血浆脂类过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血浆脂类过滤DelipidPlus(DELP)系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DELP组(12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予阿司匹林、普伐他汀钠等基础治疗,同时DELP组给予2次DEL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的评分,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

    作者:刘明媛;管阳太;侯晓军;丁素菊;李云霞;张秀天 刊期: 2008- 06

  • 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3例报告

    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患者临床少见,且易被误诊,现报告此患者3例如下.......

    作者:杨静;陈卓;赵德明 刊期: 2008- 06

  • 线粒体DNA突变与线粒体脑肌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能量产生不足可出现细胞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障碍可继发于感染、重度缺血、缺氧等;原发性功能障碍主要由遗传因素造成线粒体代谢过程中的酶或酶系缺陷或活性降低所致的线粒体代谢障碍往往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累及骨骼肌造成的肌无力称线粒体肌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功能障碍称为线粒体脑病;同时累及这两个系统则称为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脑肌病主要包括Kearns-......

    作者:白亚辉;任传成 刊期: 2008- 06

  • 急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及成像

    急性脑卒中后影像学的缺血半暗带是指功能出现可逆性损害、但形态保持完整的脑组织[1],溶栓治疗的靶点是挽救缺血半暗带[2],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前成像目的在于识别患者是否能受益于该治疗或风险程度.现将急性脑卒中后缺血半暗带成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旭红;李威 刊期: 2008- 06

  • GABAA受体异质性在癫(癎)发作的分子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γ氨基丁酸(CABA)是大脑皮质神经元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通过GABAA受体介导发挥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和调控神经网络相互联系的作用.随着对GABAA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各种类型的癫(癎)及其综合征与CABAA受体的结构、异质性及功能有关,进而对癫(癎)发作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选择不同的抗癫(癎)药物治疗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作者:苏立军;刘学伍;迟兆富 刊期: 2008- 06

  • 细胞周期与Alzheimer病

    Alzheimer病(AD)是以进行性记忆力丧失和认知功能损害为特点的神经变性疾病,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反应性胶质增生等组成的老年斑(SP)、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进行性神经元空泡样变性和缺失为病理特征.其病因有Aβ级联假说、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学说、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基因突变与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学说等,但确切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防治的有效方法.近年来......

    作者:夏友华;潘邓记;朱舟;王伟 刊期: 2008- 06

  • 丹参酮ⅡA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含量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系2005年9~11月本院收治的病程......

    作者:赵文凤;崔凯歌;姜立文;高琦 刊期: 200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