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肾上腺髓质素的分泌与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肽,在脑内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作为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参与机体各种生理、病理活动的调节,还参与调节脑循环和血-脑屏障功能,对脑血管有较强的舒张效应,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均有保护作用.现就AM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蕾;郭洪志 刊期: 2004- 06
-
免疫机制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由肿瘤产生的相关抗体与神经元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为其发病机制,但在大多数PNSs病例中,免疫作用如何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机制仍不很清楚.......
作者:冯庭怡;赵永波 刊期: 2004- 06
-
侧脑室并脑脊液终池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28例的疗效观察
1998年1月~2003年12月本科采用侧脑室和脑脊液终池引流治疗重症自发性脑室出血28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8~72岁,平均(51±8)岁;均急性起病,病程2h~3d,平均16h;其中浅昏迷16例,深昏迷7例,嗜睡5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为4个脑室积血.其中源于基底节区出血16例,丘脑出血6例,原发性脑......
作者:奚惠娟;樊栋良 刊期: 2004- 06
-
急性发展的成人型脊肌萎缩症10例临床分析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部分成人型SMA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死亡或需靠呼吸机维持.现将我院2000年~2004年4月诊治的急性发展的成人型SMA1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明;周顺林 刊期: 2004- 06
-
脑安胶囊改善脑血管功能状况的临床观察
临床上常用脑血液动力学检测来了解脑血管功能变化.本研究应用脑安胶囊对62例脑血液动力学指标积分偏低、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个体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娟;陈薇;俞荣华;冒兰;丁晓云;王桂清;沈凤英 刊期: 2004- 06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21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2002年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1565例,现对其中121例(7.73%)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朱清义;孙广荣;刘向荣 刊期: 2004- 06
-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脑脊液压力在相关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上的二聚体糖酵解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细胞崩解时,释放入脑脊液(CSF).它作为神经元损害的定量生化标志物已为多数研究者认定[1].本研究对32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进行CSF压力监测及CSF-NSE测定,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振玲;杜华;刘振翔;陈芳;黄小芳 刊期: 2004- 06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及东菱克栓酶干预研究
近年的研究[1]证实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性质有关.为探讨这一关系,我科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脑梗死患者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并对相应高危者采取东菱克栓酶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祖福;刘定华;韩伯军;孔玉;吴普和 刊期: 2004- 06
-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原因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HDL)是铜代谢障碍引起的脑、肝变性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多为隐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被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84例HDL患者中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陈从发;张建华;穆素清 刊期: 2004- 06
-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和脑梗死关系的重新认识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证据使人们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和脑梗死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
作者:韩仲岩;赵仁亮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脑桥梗死的诊断价值
- 2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观察
- 3 磁共振测量黑质致密带宽度在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上的应用
- 4 凝血酶致实验性脑出血继发脑损伤的炎性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 5 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脑微出血的影响
- 6 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
- 7 听觉P300对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 8 脑膜癌病7例临床分析
- 9 自体骨髓有核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研究
- 10 雷帕霉素干预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1 脑活素治疗Alzheimer's病的Meta分析
- 12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附3例报告)
- 13 地塞米松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脑内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 14 乏氧组织显像剂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脑出血灶周围乏氧组织的初步研究
- 15 拉莫三嗪致皮疹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 16 成人颅内感染血清心肌酶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17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型线粒体肌病(附3个家系报告)
- 18 麻将性癫癎3例报告
- 19 八个半综合征1例报告
- 20 乳酸和丙酮酸小运动量试验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