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DNA微阵列技术检测Duchenne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基因缺失的可行技术.方法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扩增DMD基因18个常见易缺失外显子片段,以此作为探针制备出简易DNA微阵列,对30例DMD/BMD患者和5例健康对照的基因进行检测分析.部分结果与PCR的方法作了比较.结果应用简易DNA微阵列检测出21例DMD/BMD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外显子缺失,10例经PCR检测......

    作者:杜文津;万琪;吴保仁;闫小君 刊期: 2003- 06

  • 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小时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开始表达,48小时达高峰,ICAM-112小时开始表达,72小时达高峰.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均P......

    作者:周志明;葛加松;刘胜达;吴家幂 刊期: 2003- 06

  •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大鼠神经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观察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老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的增殖.方法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大鼠(痴呆组)与正常大鼠(对照组).BrdU标记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TUNEL法标记DNA片段原位检测凋亡细胞.计数海马颗粒细胞层与海马门的BrdU阳性细胞与凋亡细胞数.结果痴呆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海马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海马门BrdU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均无显著差......

    作者:周思朗;陈俊抛;涂晓文;曹东林;袁岱军 刊期: 2003- 06

  • 单纯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病理和CD28/CTLA-4:B7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纯多发性肌炎(SPM)的临床、病理特征和CD28/CTLA-4:B7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141例SP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6例治疗前症状高峰期PM病人的外周血,单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CTLA-4、B7-1、BB-1和B7-2的表达,并与正常健康者对照.结果本组主要表现肌无力、肌痛或肌捏痛,肌酸激酶(CK)等血清肌酶谱增高,肌电图呈肌源......

    作者:宁景春;杨晓苏;肖波;李静;梁静惠 刊期: 2003- 06

  • 脑缺血耐受与细胞凋亡及p53、p21、Bax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p53、p21和Bax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脑缺血预处理和致死性缺血模型,图像分析测算相对梗死体积,使用TUNEL染色标记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p21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致死缺血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梗死体积减少46%(P......

    作者:陈道文;周永;赵薛旭;李作汉;狄晴 刊期: 2003- 06

  • 颅高压时脑脊液脉动压与脑灌注压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颅高压时脑脊液脉动压与脑灌注压的相互变化关系.方法14条狗安置硬膜外球囊并注液制成颅高压模型.通过改变球囊内液体量改变颅高压程度和颅内容积.通过压力传感器持续记录脑室内压力、腰椎管内压力及体动脉压.结果随着颅内压的持续增高,脑灌注压逐渐下降,脑脊液脉动压相应增高.脑脊液脉动压与颅内压的变化趋势呈现正性线性关系(r=0.7322,P......

    作者:袁晖;蒋雨平;吴国强;许世雄;刘玉峰 刊期: 2003- 06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各2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10~20mg,30分钟内恒速动脉注入;静脉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0.7~0.8mg/kg,大剂量50mg.90分钟内静脉滴入;两组次日均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4100U或法安明5000U),每12小时腹部皮......

    作者:陶庆玲;赵晖;许敏 刊期: 2003- 06

  • 腓骨肌萎缩症1A型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和疾病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观察腓骨肌萎缩症(CMT)1A型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特点和疾病基因的突变分析.方法对一CMT家系中9个成员进行详尽的临床检查、疾病基因突变分析,对先证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肌肉活检.结果本家系中5人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除1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外,其余4例均在20岁前起病.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四肢远端肌无力、肌萎缩,末梢型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部畸形(高弓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运动......

    作者:张如旭;唐北沙;资晓宏;罗巍;潘乾;夏昆;汤建光;黄顺祥 刊期: 2003- 06

  • 血浆内皮素-1与急性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与急性脑梗死(ACI)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72小时内发病的ACI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28名,分别检测血浆ET-1、空腹血糖、血脂7项、血压,并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SS)对发病初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ACI组血浆ET-1为(183.27±56.63)pg/ml,对照组为(156.47±34.24)pg/ml,两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

    作者:狄晴;许利刚;张颖冬;方群 刊期: 2003- 06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白质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者和64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血管病31例,脱髓鞘疾病7例,炎症7例,肿瘤10例,变性病和先天性发育不良各2例,脑萎缩3例,其他2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T1WI,T2WI,T2Flair,DWI以及DTI序列.并分别测量FA值.结果本组59例(92.1%)可见病变区脑白质纤维束消融,F......

    作者:陈宁;蔡宗尧;刘文;肖朝勇;李慧国;罗欣 刊期: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