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TOB)综合征临床上较罕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55~74岁,平均64.3岁。活动状态发病3例,情绪激动时发病3例,睡眠中发病1例,均为急性发病。既往冠心病史5例,其中2例合并心房纤颤,高血压病史2例,糖尿病史2例。1.2临床表现、损害部位及预后见表1。1.3并发症本组继发持续性高热5例;高血糖5例,且呈逐渐增高趋势;顽固性消化......
作者:孙钦建;张涛;张秀清;朱日华 刊期: 2001- 02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并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CT和(或)MRI检查确诊,早期除外脑出血。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复方丹参组。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4岁,平均62±19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2~76岁,平均61±21岁。24小时内用药治疗组11例,......
作者:邵凤扬;陈隐漪;李加兵;李乐军 刊期: 2001- 02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1982年Lewis描述了一种慢性、不对称,主要累及前臂的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病,RothG于1986年首次报道此类单纯累及运动神经的周围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此类病又称Lewis-Summer综合征。其具有慢性进行性,多不对称累及肢体远端;运动传导阻滞或部分阻滞,肌力减弱而感觉正常,病理检查可见阻滞区域有多灶性部分性脱髓鞘特点。本病发病机理不明,由于常伴有血清抗GM1抗体滴度升高,考......
作者:李伟;张在强;龙洁 刊期: 2001- 02
-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由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统称为细菌性脑膜炎。其中大多数是化脓性的,称为化脓性脑膜炎(化脑);一部分是不化脓的,称为非化脓性细菌性脑膜炎,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引起的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很严重的颅内感染,尽管抗生素的研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化脑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然很高。据近年来的文献报告患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存活的婴儿中有61%遗留残疾和神经系统后遗症。近有文献复习493例成人细菌性脑膜炎,其总病......
作者:丛志强;李文馨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
- 2 心率变异性与多系统萎缩的相关性研究
- 3 饮酒诱发苯妥英钠中毒12例
- 4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5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2例报告
- 6 轻型及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生化指标对比研究
- 7 综合性医院神经科门诊患者失眠情况的调查
- 8 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
- 9 突触后密度蛋白93基因敲除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性神经元损害
- 10 表现为多种脑干损害症状的原发性脑桥出血1例报告
- 11 肢体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 12 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
- 13 脑梗死早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 14 浅谈Alzheimer's病与脑低灌注的关系
- 15 乳酸和丙酮酸小运动量试验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
- 16 以腰骶神经根损害为首发表现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 17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他汀应用对患者转归影响的观察性研究
- 18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的研究
- 19 脑肿瘤合并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
- 20 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