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颅内灌注减低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预测价值
宋懿红;李国忠
关键词:
摘要: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1]. 直到2004年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 EPSS)才将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定义为从发病到发病7d内神经功能明显恶化的缺血性卒中[2]. 诊断标准为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 SSS)的意识、眼球运动及肢体运动方面下降评分2 分或者语言评分下降3分,其中意识评分下降重要[2]. 关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生机制的研究也有很多,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闭塞、再发栓子、脑水肿及脑疝、梗死后出血、癫痫等[3-5]. 而近些年研究[6-8]则认为,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是局部颅内灌注减低. 早期发现局部颅内灌注减低对防治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直接测量颅内灌注非常困难,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间接评估颅内灌注情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