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癫(癎)发作后血清腺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癫(癎)发作后各时间点血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水解和可溶性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癫(癎)患者癫(癎)发作间期和癫(癎)发作后5min、10min、20min、30min、60min和10h血清ATP、ADP、AMP水解率和可溶性磷酸二酯酶活性,并与20名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癎)组发作间期及发作后10......
作者:耿建红;迟兆富;屈传强;孙希波 刊期: 2011- 01
-
昏迷患者脑功能的评估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脑损伤昏迷的患者获得了更多的诊疗机会.但持续昏迷、植物状态患者的医疗费用巨大.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临床医师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能否生还、苏醒及康复等问题进行评估,为制定佳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将用于评估昏迷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以及辅助检查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旻婧;柯开富 刊期: 2011- 01
-
抗癫(癎)药物治疗停药的研究进展
癫(癎)是非终身性疾病,60%~70%的患者经过抗癫(癎)药物(AEDs)的治疗可以达到2年发作完全控制,继而面临停药的问题~[1].减药并终停药的益处不言而喻,如减少AEDs不良反应,降低致畸风险,赋予成功停药者更大的社会生活自由度[2].Baker[3]在研究中发现,停药不会伴随心理问题的出现.相反有证据表明成功停药可以提高患者自信心,减少患病的羞耻感.但是癫(癎)的停药远比开始给药困难,尤其......
作者:胡小伟;董万利;徐敏 刊期: 2011- 01
-
内隐记忆的神经机制
Tulving提出的记忆多系统理论认为,记忆按照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显记忆(EM)和内隐记忆(IM),EM是有意识的记忆,如自由回忆和再认等.IM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意识到自己具有这种记忆,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操作不依赖于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恢复,如重复启动和技巧使用.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1].研究~[1]提示,IM可能比E......
作者:龚亮;程怀东;汪凯 刊期: 2011- 01
-
内质网应激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内质网(ER)是蛋白质修饰、折叠和钙存储的场所,各种刺激将干扰ER的功能导致未折叠和错误折叠蛋白的蓄积,引发ER应激(ERS),ERS不仅可以启动只有保护作用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1]和ER相关降解(ERAD),还可以触发ERS相关的细胞凋亡.错误折叠的a-突触核蛋白的聚集为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而ERS中目前认识为清楚的UPR作为帮助细胞内蛋自质正确折叠的处理方式,其与PD......
作者:潘凤英;贾国强;巴晓红 刊期: 2011- 01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早期诊断主要靠临床及尸检~[1].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MRA和MRI的联合检查明显提高了TOBS的诊断率.现对28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系2005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住的TOBS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52~86岁,平均(67±10.2)岁;病程≤48h.其中有高血压病13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4例,......
作者:李洪标;石丹 刊期: 2011- 01
-
超早期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能有效的溶解血栓、恢复缺血区域血流,是血管再通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且预后优干其他方法~[1,2].本研究应用尿激酶对ACI患者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生;金平;胡志涛 刊期: 2011- 01
动态资讯
- 1 少年帕金森病1例报告
- 2 脉络宁口服液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 3 Guillain-Barre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学特征(附19例分析)
- 4 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 5 非冲洗式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及特殊穿刺点选择、定位方法
- 6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非结合胆红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 7 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对癫(癎)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 8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9 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脾悬液中辅助性T细胞17和髓系抑制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 10 突触后密度蛋白93基因敲除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性神经元损害
- 11 黄芪注射液对缺血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12 胸段脊神经根病患者肋间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观察研究
- 13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7型遗传学诊断及临床特征
- 14 垂体腺瘤分类的研究进展
- 15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启事
- 16 急性脑梗死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17 99mTc-MIBI断层显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 18 糖尿病对脑缺血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脑组织和血-脑屏障损害的影响
- 19 颅脑MRI检查在非乙醇中毒性韦尼克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 20 阿替普酶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手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