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116例)和常规治疗组(102例).高氧液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高氧液500ml,其余的常规治疗两组相同,连续治疗20d.结果治疗后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84.4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2.54%)(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1个月,高氧液组日常生......
作者:郭建一;居克举;曹化;田向阳 刊期: 2007- 05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PV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PV并发脑梗死22例(81.5%),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8例(6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7.4%);脑出血2例(7.4%);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3.7%).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2)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
作者:杨延芳;任立军;刘颖;张文英;张士喜 刊期: 2007- 05
-
癫(癎)患者初次治疗及撤药的时机与方法
癫(癎)患者一旦确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治疗有效后何时撤药及其方法是癫(癎)正规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对此临床医师、癫(癎)患者及其家属都极为关心.及时合理地决定用药和撤药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临床医师往往依据临床经验来决定癫(癎)患者的初次用药和撤药的时机,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现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狄晴;张颖冬 刊期: 2007- 05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通路及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信号转导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SAH的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类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有MAPKs激酶的激酶(MKKKs)→MAPKs激酶(MKKs)→MAPKs的3级级联激活模式.MAPKs激活通路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MAPKs激......
作者:张颜波;孙保亮;杨明峰;王轩;王一松 刊期: 2007- 05
-
炎性细胞因子在Alzheimer病发病中的作用
Alzheimer病(AD)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选择性神经元丢失、神经元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Ps)、神经元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另外尚伴有颗粒空泡变性(GD)、平野小体和脑血管改变.病理改变主要分布于海马、杏仁核、皮质和皮质下区的连接部位(除外小脑),即与智力、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关键部位.AD的病因至今......
作者:周晓辉;程新春 刊期: 2007- 05
-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是分子水平的检测工具,能反映分子内部自旋核的物理、化学环境,其将MRI提供的空间信息和磁共振波谱(MRS)信息有机结合起来.目前MRSI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脑部氢质子MRSI(1H-MRSI)的检测,因为其容易在MRI机上实现,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定脑内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1].现就1H-MRS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喻莉;孙艳春;王秀荣;王美霞 刊期: 2007- 05
-
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2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较少见,我院2000年8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219例,其中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2例(5.5%),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波胜;关海森;孙巧丽;朱继人;邱茜茜 刊期: 2007- 05
-
血管性痴呆66例脑电图分析
本研究对6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EEG改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门诊或住院66例VD患者,男39例,女27例;年龄53~71岁,平均(66±4.59)岁;病程1~3个月,平均1.8个月.......
作者:蔺心敬;李吕力;钟维章;罗永坚;肖继东 刊期: 2007- 05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临床常见.现分析2006年1~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以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
作者:管得宁;徐运;黄嵘;王晓云;朱文斌;卢正娟 刊期: 2007- 05
-
原发性癫(癎)合并特发性震颤1家系报告
原发性癫(癎)合并特发性震颤(ET)临床少见,呈家族性发病更为罕见,现报告1家系如下.1临床资料1.1先证者女,42岁.因四肢震颤4年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38岁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震颤,尤以持物时震颤明显,后逐渐累及双下肢,尤以活动或劳累后双下肢震颤振幅较大.......
作者:王大力;赵晓晶;张江;常莉莎;彭延波;邢磊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以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的Fahr综合征1例报道
- 2 α-干扰素和奥曲肽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作用
- 3 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显像与帕金森病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 4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 5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脑出血1例报告
- 6 脑缺血大鼠水通道蛋白-9 mRNA表达与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及其关系
- 7 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及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8 托吡酯长期治疗对成年癫疒间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 9 全身亚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
- 11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12 脑梗死体积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 13 儿童特发性枕叶癫痫11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 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
- 15 癫痫幼鼠海马丝裂酶原蛋白活化激酶表达的特点及其对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α/趋化因子受体5表达的影响
- 16 立体定向CT扫描与术中电刺激结合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
- 17 帕金森病患者黑质高回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18 脑梗死患者抗凝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9 恶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 慢病毒介导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siRNA 对大鼠脑梗死后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