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膜癌病5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和脑脊液(CSF)细胞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确诊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老年患者占91.5%(54例);呈亚急性或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较快;疾病早期多不发热(55例,93.2%);头痛(57例)、呕吐(45例)及视盘水肿(21例)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突出表现;32例(54.2%)出现脑神经受累,以视神经、展神经受累多见,其次为动眼神经、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等;......
作者:孙琦;王立;张贞浏 刊期: 2007- 03
-
重组链激酶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大白兔SAH模型,24h后经侧脑室穿刺置管,治疗1组注入1.25mgr-SK,闭管6h后开放引流,6h后再次注射、闭管、引流,如此反复3次;治疗2组一次性注入r-SK3.75mg;SAH组注入生理盐水1ml,方法同治疗1组;给药后6h、12h和1d、3d、5d、7d经各引流管引流的......
作者:王志刚;冀勇;丁璇 刊期: 2007- 03
-
血小板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免疫强度及异构体比率对Alzheimer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小板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免疫强度及异构体比率对Alzheimer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31例AD患者、22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28例神经变性病患者及30名健康老年人血小板APP免疫强度和APP异构体比率.结果APP免疫活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130/APP106比率AD组明显低于VD组、神经变性病组和健康老年......
作者:薛寿儒;杨小旺 刊期: 2007- 03
-
横纹肌溶解及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RM)及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1例RM-ARF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此例患者有运动诱发性RM史5年,本次因饮酒及感染诱发RM-ARF.肌肉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治疗RM以防止血容量降低和尿液酸化为原则,治疗ARF选择血液透析(HD),本例基本痊愈.结论本例病因系在原有运动诱发性RM基础上,因饮酒及感染而导致RM-......
作者:李大年;郑国玲;刘淑萍;任守臣 刊期: 2007- 03
-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凋亡调控基因Fas、Bcl-2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44例MG患者(MC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NC组)PBMCFas、Bcl-2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1)MG组FasmRNA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5).(2)中型、重型......
作者:张士孟;刘敏;张晨;丛志强 刊期: 2007- 03
-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新诊断标准和分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新诊断标准和分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AT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JohesHopkins医院神经内科制定的ATM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对照.结果(1)本组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其中有6例起病时伴发热,全部病例均出现双下肢瘫痪,病变累及胸髓多(29例);(2)与新标准对照,10例符合新标准分型中的伴发感染相关的ATM,7例符合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的ATM;1......
作者:刘占东;王得新;张健;谢琰臣;张春玲;许春玲;薛启蓂 刊期: 2007- 03
-
茶多酚对脑缺血大鼠脑内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脑缺血大鼠脑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茶多酚组.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后,茶多酚组大鼠被分为3组分别按剂量25mg/kg、50mg/kg、100mg/kg茶多酚予以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d;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前体OLG、未成熟OLG及成熟OLG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皮质前体OLG明显增多,未成熟OLG及成熟OLG明......
作者:陈应柱;田野;张志琳;包仕尧 刊期: 2007- 03
-
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CLCN1基因突变筛查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CLCN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一先天性肌强直家系中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家系5代68名成员,连续4代共24例发病,男女均有累及;多于婴幼儿期起病,肌强直见于所有患者,16例伴有肌肥大.全部患者肌酶学检查及血电解质正常;2例肌电图检查见自发性肌强直电位;先证者肌活检见肌纤维排列疏松,大小不一,横纹不清,部分肌纤维增生与肥大,肌细胞轻度变性,周围有......
作者:王海珍;李增富;郑红;张博爱 刊期: 2007- 03
-
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包涵体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患者分别于41岁及54岁发病,均以双下肢无力起病,远端重于近端,并逐渐向上肢发展;血清肌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肌纤维内出现镶边空泡,少数变性坏死纤维,伴炎性细胞浸润.电镜观察证实肌浆内有大量涡轮状髓样小体及管状细丝包涵体.结论包......
作者:吕海东;张三军;李增富;秦东香;钱琪;韩凯;马晓丽;宋学云;杨斌 刊期: 2007- 03
-
灯盏细辛对缺氧复氧损伤的PC12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缺氧复氧(HR)损伤的PC12细胞保护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HR组、灯盏细辛10μmol/L(E1)组、20μmol/L(E2)组、30μmol/L(E3)组.将HR组及E1~E3组细胞经HR处理后,测定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WesternBlot方法观察各组细胞Bcl-2和Bax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NC组比较,H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
作者:周启棣;杨文琼 刊期: 2007- 03
动态资讯
- 1 青年高血压患者注意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 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
- 3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出血
- 4 东菱迪芙治疗14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5 非诺贝特对脑卒中某些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 7 凝血因子ⅩⅢ基因Val 34 Leu突变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 8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分析
- 9 颅内动脉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
- 10 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
- 1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 12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内微小增强病灶与血肿扩大的关系
- 13 影像学方法预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 14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 15 都可喜致体重明显下降1例报告
- 16 电击伤致脑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高压氧治疗的作用
- 17 慢性起病以视觉忽视及穿衣失用为表现的胼胝体变性1例报告
- 18 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2例临床分析
- 19 本刊关于文稿中缩略语的书写要求
- 20 从循证医学观点评估神经保护剂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