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于1988年7月创刊,属学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注重实用,致力于提高我国临床神经病学医师的专业理论及诊疗水平。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164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37/R
邮发代号: 28-20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1648
- 国内刊号:32-133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Na+、尿类洋地黄物质与红细胞内Na+、Mg2+浓度及ATP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尿Na+、尿类洋地黄物质的改变及与红细胞内Na+、Mg2+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35例ACI患者尿Na+、尿类洋地黄物质含量和血红细胞膜ATP酶活力,血红细胞内Na+、Mg2+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CI患者尿Na+、尿类洋地黄物质的浓度、血红细胞内N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孙萍;袁林;苗蓁蓁;杜立;朱成章 刊期: 2003- 05
-
雌激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外源性雌激素替代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双侧卵巢切除(OVX)组、OVX+雌二醇(E2)组(E22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4周).4周后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病理改变、凋亡细胞数及检测血浆雌激素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均以OVX+E2组脑梗死体积小,OVX组大,两组比较有显......
作者:江云;陈光辉;吴波;赵技文 刊期: 2003- 05
-
大鼠局灶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和脑缺血耐受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预缺血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在2小时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前3天给予10分钟的预缺血或假手术,MCAO后24小时处死,对照组给予两次相隔3天的假手术,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及HSP70的表达.结果预缺血组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52.54%(P......
作者:郝玉曼;罗祖明;周东 刊期: 2003- 05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帕金森病大鼠的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论证EGb治疗PD的可能性.方法通过PD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电镜及旋转行为检查的方法,观察模型成功后EGb(EGb组)治疗1天、7天、14天大鼠旋转行为及黑质病理变化,并与对照组(PD组)比较.结果EGb组酪氨酸羟化酶染色显著高于PD组(P......
作者:曹非;孙圣刚;童萼塘;张敏 刊期: 2003- 05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HDI5000型)检查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用散射浊度计法检测血清CRP.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IMT≥1.2mm)与非斑块组(IMT......
作者:郭毅;周志斌;姜昕;赵宏文;陈实;古坤毅;马可夫 刊期: 2003- 05
-
地塞米松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预处理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将48只新生大鼠制作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于制作模型前24小时即分别予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0.1mg/kg、生理盐水10ml/kg.模型后24小时处死大鼠,分别进行脑组织ICAM-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计数及组织HE染色.结果ICAM-1平......
作者:田兆方;李玉红 刊期: 2003- 05
-
SPECT、TCD及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SPECT、TCD及BAEP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VBAIV患者进行SPECT、BAEP、TCD检查,并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00例中SPECT的阳性率为87.0%,BAEP为58.3%,TCD为78.0%.结论SPECT的阳性率高,能较灵敏地直接反映脑缺血的部位;BAEP阳性率低,但能较正确的反映出脑干缺血的依据;TCD检查......
作者:钱传忠;刘向远;高苹;恽文伟;强丽娟;吴松寒;徐龙宝;邓民斌 刊期: 2003- 05
-
成人颅内感染血清心肌酶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成人颅内感染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和脑脊液(CSF)乳酸脱氢酶(LDH)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速率法测定颅内感染患者(发病7天内)血清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CK-MB)],并行腰穿取CSF检测LDH、白细胞数、蛋白定量等.结果颅内感染组[病毒性脑炎(病脑)31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1例,其它颅内......
作者:俸军林;林剑锋;曾爱源;吴岚;刘开祥 刊期: 2003- 05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给模型大鼠侧脑室内注入不同剂量TGF-β1或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大、小剂量TGF-β1治疗组大鼠脑组织TNF-α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下降,大、小剂量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作者:韩伯军;周刚;刘定华;钱建忠 刊期: 2003- 05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监测颅内压的研究
目的研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各波潜伏期与颅内压的关系,评价fVEP在神经内科疾病中颅内压监测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测量22名健康人,44例高颅压患者和35例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患者的fVEP,比较三者各波潜伏期的改变,并将无创方法测得颅内压值与实际腰穿测量值比较.结果当颅内压增高时fVEP的P2、N2、P3、N3波潜伏期均延迟(P......
作者:李春辉;陆兵勋;尹恝;吴刚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进行性腓肌萎缩症一家系5例报告
- 2 饮酒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
- 3 进展性脑梗死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 4 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2000年广州)
- 5 EEG功率比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觉醒的预测价值
- 6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 7 寨卡病毒相关的神经病学研究进展
- 8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与MRI表现
- 9 Opalski综合征合并同侧小脑梗死1例报告
-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钙含量的变化
- 11 重症肌无力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特点
- 12 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人群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性研究
- 13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4 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 15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7 不同阶段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肌电图的研究
- 18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伴发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19 肥胖及瘦素水平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
- 20 伴有破碎红纤维的包涵体肌炎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附1例报告)